首页|机构设置|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教务运行|学籍管理|实践教学|教学建设|教室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公共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动态>>正文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巩固人才培养成效
2014-09-17 09:21  

 

梅丽珍

近年来,学校围绕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校情和学情,积极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全力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不断完善多类型、多规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巩固人才培养成效。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在全面总结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成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一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满足社会发展与学生成人成才需要为基本原则,按照专业和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全体学生毕业时达到专业标准要求,且培养成效可检查、可举证;二是形成“通识必修课+专业核心课+自主选修课”的弹性学分制,控制毕业最低学分,必修课程学分比例原则上不超过总学分的70%,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三是完善“二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第三学期(短学期),参与科学研究、职(执)业训练、科技创新、文体竞赛、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四是继续实施主辅修制度,进一步完善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完善跨院(部)、跨校选课和通过其它教育形式学习的成绩认定制度,鼓励学生积极拓展知识面和综合素质。

继续探索多类型、多规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一是进一步完善大土木类教学实验班培养方案。根据2009级、2010级、2011级和2012级大土木类教学实验班的开展情况及学校专业建设实际,加强大土木类教学实验班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工作,并继续扩大2013级大土木类教学实验班学生的选拔面。二是构建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在“两平台+N模块+一拓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改革和重组原有课程体系,形成了“3年在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累计1年左右主要依靠本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内工程师联合指导与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的“3+1”方案。2013年,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继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坚持专业培养标准,注重过程总结,保证人才培养取得实效。2011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不仅带薪实习,而且供不应求。

不断完善素质拓展教育体系。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2012年,学校在2010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指南的基础上,增加了54项彰显院(系)人才培养特色的项目,进一步优化了素质拓展项目布局,调整了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获取结构,设置了科学素养模块最低获取学分数,体现了项目的特色化、差异化和多元化,凸显了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首先,加强校内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科学规划实验室建设,坚持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平台优先,强化特色专业实验室建设,确保专业认证或行业认证的实验室建设需求。截止2013年,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3亿元,生均达7200元,充分保证了本科生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按照工程认知、工程实践及综合创新三层次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建筑面积为2.62万平方米的艺术教学与实训大楼和1.44万平方米的集机械加工、电工电子等为一体的工程训练中心大楼即将建成。其次,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坚持“六有”标准,即有建设发展规划、有协议、有挂牌、有教学任务、有教学过程管理标准、有外聘教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断做实。目前,与庐山风景区管理局、峡江水利枢纽管理局等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09个,保证了学校每个本科专业至少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需求。为增进校企交流,提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水平,学校连续三年召开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工作经验交流会。邀请了70余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参会,共同探讨实践教学、产学合作教育,为学校及相关教学单位与共建单位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第三,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一是严格审查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体现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专业综合训练的要求。50%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新课题数不少于总课题数的30%。二是严格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包括初期检查和中期检查。初期检查内容包括课题申报表、选题登记表、任务书、指导书、开题报告、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中期检查内容包括初期检查的整改情况、对任务书和指导书的补充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计划执行情况、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监控措施及《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手册》。三是严格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环节。主要措施为:1、采用“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测。文字复制比在30%以上的毕业设计(论文),需限期修改直至达到学校要求。2、新增毕业设计(论文)盲审环节。按10%比例随机抽取毕业设计(论文)送至省外同类院校进行盲审,每篇由不同院校的2位专家评审。3、严审学生答辩资格。每篇毕业设计(论文)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给出评阅意见及评阅成绩,再经专业答辩委员会审核,确定学生答辩资格。4、有效监控答辩环节。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对整个答辩环节进行专项督导。

全面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为突破口,建立与业界密切合作的产学合作教育,利用和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把产学合作教育作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途径。一是进一步完善产学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建立与完善了产学合作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监控体系,有效保障了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实施。二是成立了南昌工程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筹备委员会。主动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在学生实习、学生就业、教师锻炼、研究生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通过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推动产学合作教育。三是建立了省级大学科技园。截止2013年,园内企业73家,均为在孵企业;园内企业有51家与学校的人才、技术相关联,约占70%;园内企业为社会提供近1200个就业岗位。2013学年,园内企业与教师开展科技合作、科技服务和实践锻炼140余人次,安排大学生实习1600余人次,起到了产学研结合的示范辐射作用。四是积极推进核心就业市场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就业基地,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2013年,学校又分别与浙江联顺道路筑养科技有限公司、优德控股新汇康公司、宁波交通技工学校、南昌市四平贸易公司等14家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学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招生呈现出填报率高、生源足、质量优的良好局面。2013年本科新生报到率达98%,居省内同层次院校前列。本科理工类在投放计划的31个省份中有29个高出该省理科二本控制线,本科文史类在投放计划的27个省份中有24个高出该省文科二本控制线,在录取考生中,共有21名考生超出所在省一本分数线。在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学校本科专业初次就业率为85.87%,连续四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关闭窗口

推荐文章  
· 关于印发《南昌工程学... 2023/04/26
· 关于做好“全国大学生... 2023/02/21
· 关于印发《南昌工程学... 2022/11/15
· 关于召开南昌工程学院2... 2021/06/29
· 汪胜前副校长带队检查... 2021/05/28
热门文章  
· 关于公布2021年学位外... 2021/04/30
· 关于落实2020-2021学年... 2021/04/23
· 关于2021年上半年全国... 2021/03/19
· 关于2020-2021学年第2... 2021/03/12
· 关于做好2021年春季学... 2021/03/03

 

  Academic Affairs Division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天祥大道289 邮编:330099

Copyright © 2010 - 2011© 南昌工程学院教务处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