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机构设置|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教务运行|学籍管理|实践教学|教学建设|教室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公共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动态>>正文
 

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与评价系列解析之七——校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
2014-12-01 08:55  

 

 

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桂家章

一、实习与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自2001年以来,我校推行了年度教师教学质量或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紧密关联,使该项评估工作不仅得到了规范执行,更多地是促使教师重视教学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能动性、创造性的贡献。执行年度教师教学水平评估,是我校区别其他高校的一项特点或特长。当年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李志宏副主任说过这个一个观点:实现教学规范化,只能保证教学质量;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则需要挖掘教师的教学能动性、积极性。我校实施教师教学水平评估,通过我们多年的观察,发现参评教师在教学中呈现出很多闪光的亮点,确实为挖掘教师教学能动性、积极性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在多年开展的年度校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该项评估规定不清楚,对评估体系把握不准,准备支撑材料对口性不强的现象,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本文旨在帮助参评教师明晰年度校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的具体规定和指标体系,对条目进行必要的解析,并对实施该项评估工作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评估规定的说明

1、原则:通过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客观评价,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教师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2、参评对象:已通过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评估且近五年未参加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的中级职称(含)以上的教师,且二级学院评估结果为优秀的教师才能申报校级评估。

3、评估内容:包括理论教学评估和实践教学评估。

理论教学评估。理论教学包括理论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教材选用、备课、课堂讲授、作业(含课内实验报告)批改、辅导答疑、课程考核等环节。理论教学评估内容包括科研水平、教学水平、综合运用水平等。

实践教学评估。实践教学是指实验、实习(实训)、设计、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评估内容包括技术研究水平、教学水平、综合运用水平等。

4、评估组织:各二级学院应成立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的同行评估小组,成员约5~7名。

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成立年度教师教学水平评估校级专家评估组,成员由校级领导、职能业务部门领导和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等人员组成。

5、评估实施:教师教学水平评估分为二级学院级评估与校级评估。

二级学院级评估是在每学期初教师自愿申报的基础上进行的。学院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小组对评估对象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过程监测,学期末进行学院级终结性评估。学院级评估具体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上半年。

校级评估由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负责组织。每年度第二学期初受理本年度学院级评估为优秀和有关部门认定为需要进行随机评估的教师进行教学水平校级终结性评估。校级评估每年进行一次。校级评估一般安排两个时间段工作任务,即每年度的第二学期组织教学督导组成员深入课堂,听取、评价参评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听课时间不少于2节课时(含实践环节);下一个年度初期开学后第三周后(大约3月份)集中查阅参评教师的评估资料和现场说课答辩。综合参评教师的讲课、资料和答辩所有信息,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赋分。

尤其要强调的是,理论教学评估与实践教学评估以申报的该学期中所承担的课程为评估载体。一学期中教师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则自选确定其中一门主要理论课程及主要实践课程作为教师参评课程载体。

6、评估体系:学院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采用学生评教、同行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个学期的学生评教活动由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统一安排、学院组织。选取教师申报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评教成绩的平均分计入。学院同行与专家评估应包括过程评价(听课不少于2节次)和终结评价(查阅教师研究成果、教学资料等)相结合。

学院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的体系应参照执行校级评估体系。

校级专家评估由过程评价(听课)和终结评价(查阅研究资料、教学资料)及教师说课答疑等环节进行综合评估。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说明

(一)教学水平

1、教学内容:

(1)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一般从教案、课件、讲稿中去发现需要的内容,以及答辩说课时进行考量。同时,也将考察是否有内容的更新。

(2)教学内容娴熟,讲解演示清楚,操作技能强。一般在听课时判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能否脱稿讲课,检验教师课前备课的认真程度。对照课件念稿子是一大忌。

2、教学方法:

(1)重点难点突出,详略处理得当,板书合理,表述准确、深入浅出,逻辑性强,学生易接受;示范操作规范,或示范性强,能实验方法改革。一般在听课时对该项指标进行判断。因此,教师讲课时,对整堂课的准备、设计、安排等要充分,实施时严谨、有序,重点与难点的处理明显、突出,一目了然。

(2)合理选择、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注重因材施教和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类型很多,能有结合课程和知识特点的独到方法,则受青睐。衡量判断的标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课率高。

3、教学手段:合理使用多媒体、网络平台或仿真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效果好。从教育学层面来说,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为用粉笔板书或课件、投影等。必须合理处理好课件与板书之间的主次关系和利用量。切忌课件上已有的内容再去板书一次。

4、教学掌控:

(1)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合理分配时间,进度适宜;实验教学组数、人数安排合适。一般从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案横向比较,查看执行度一致性,以及时间执行进度的差异。

(2)平时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规范、详实,作业适当,批改认真、有记录;实践教学记录。一般通过对照平时考勤记录表判断基本情况。作业、出勤、平时成绩判定等需记录全面。

(二)综合运用水平

1、教学资料:

(1)编写国家统编教材或教材获奖;实验教学各项准备到位,包括需要预做的有预做和记录。对于理论课程,该项指标要获得A级有点难度——编写公开出版教材获奖,但是若选用了公开出版的规划教材、获奖教材、精品教材等,一般可获得B级。选用自编教材则判分等级不高。

(2)根据大纲编写了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教案,且编写并使用了较高质量的教学参考资料,或编写高质量的任务书、指导书、推荐参考书等,教学资料规范、齐全,并指导阅读。对于理论课程,课程教案为重要考量材料,这里不多述,大家都懂的。

2、课程考核:考核标准符合大纲要求,成绩评定符合学校规定。一般从试卷命题的合理性、科学性,题量,批阅认真与正确程度,卷面成绩与试卷分析,学生成绩判定正确性以及学生考试结果与分布规律进行考量。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要有标准规定与依据。

3、辅导答疑:课外辅导安排符合要求,辅导认真、答疑及时,记录完整。课后辅导答疑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建议教师将每次课后辅导答疑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学生数、内容等)记录在对应周次的教案后面,便于评估专家考证。

4、教学效果:学生反映好或同行评价高,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或发表论文等。该项指标没有采用定量评价,一般考量在听课时课堂综合表现、学生考核成绩等进行判断。

5、师德:为人师表,管教管导,近五年年终考核有一次优秀。该项指标有一点需要提醒教师,上课时要担负管理课堂的职责,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看其他东西等不听课现象,教师要进行必要、有效地管理,不能听之任之。

(三)科研水平

1、科研成果:近五年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一项或发表学术论文2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或获得省部级奖励(排名前三)。体育、艺术类赛事获全国奖项。

2、教学研究:近五年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教研课题一项或公开发表教研论文1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或获得省部级奖励(排名前二)。

该两项指标非常清楚,不做说明。相关注意事项,在后面有相关说明。

附加:1、各类奖项加分标准:

国家级:(1)教研、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二等奖12、三等奖8;

(2)竞赛、指导奖一等奖6、二等奖4、三等奖2;

省部级:(1)教研、科研成果奖一等奖8、二等奖6、三等奖4;

         (2)竞赛、指导奖一等奖3、二等奖2、三等奖1.

2、质量工程建设加分标准:

国家级:立项2、完成8;  省部级:立项1、完成4.

3、其它:

(1)附加分总额不超过5分;

(2)已做基本条件的奖项不再加分;

(3)省部级奖项或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最多取前5名;国家级奖项或质量工程项目最多取前10名;

(4)多人合作奖项或质量工程项目分值分配系数:

2人按0.6:0.4计算;     4人按0.5:0.25:0.15:0.1计算;

3人按0.5:0.3:0.2计算; 5人按0.5:0.2:0.15:0.1:0.05计算,第6名至第10名均按0.05计算。

三、关于评估体系中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1、参评教师必须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对应进行自我评价和提供支持资料,概念不能混乱,研究成果与教学资料不能混淆或代替支撑评估指标,也不能重复使用。

2、对照评估指标体系,谁主张,谁举证,提供支撑材料不能缺项,否则扣除一项基本分,则非常可惜、遗憾。建议任课教师要关注、熟悉学校的各项评估体系,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专业与课程评估及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等。每个教师的教学是学校、学院教学工作的一个分子,是高等教育规律的基本特性的体现,要知其然就必须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学校的教学工作在方向、目标、途径等方面取得共识。绝不是简单上完一门课就完事的状况。

3、参评教师每年的下半年要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作为参与评估的载体,是保证不缺项的条件基础。但是,经常有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教师,由于下半年没有承担课程教学任务,提议用上半年的教学课程作为参评对象,这个没有原则问题,只是无针对性的听课来佐证、支撑教师的教学水平,受影响的是教师本人评估结果。

4、自从2008年执行教师教学水平评估以来,绝大多数参评教师均以理论课程作为载体,很少以实践课程作为参评。也许是认为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目标很高难以达到优秀等级,同时也反映我校实践教学的水平、质量难以自我满意、自信,是应用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短板。即使参评课程有课内实验或实践教学环节,也有的被人为地自我取缔,这是认识上的误区,需要统一观点——即属于课内的实验与实践教学必须纳入课程体系内容进行参评。

5、关于支撑材料的整理

(1)关于研究成果支撑材料,需要明确的是均为已结题、完成的成果作为基本条件。成果以满足等级、数量要求即可,不是越多越好。一般只提供成果的复印件,不用提供成果的原件。如果达不到A级标准,可适当稍多提供一点成果作为补充,争取达到B级标准,这是可以的。研究成果有效期为5年。

(2)关于教学支撑资料,则与研究成果不同,应该是越丰富越好。包括执行的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讲稿、教案、教材(含实验指导书)、自己编写的补充讲义、作业样本(含实验报告)、平时考勤记录表、辅导答疑记录和课程考核试卷与成绩单等。为了对应支撑评估体系中考核指标,有些情况需要做出特殊标识,如知识内容更新、教学内容的补充、新增的案例或自己的创新方式方法等,则应在讲稿、教案中进行必要的标识,好让评估专家便于发现、考证。同时,需要善意提醒的是,参评教师最好在评估的材料中提供个人的联系方式,以备需要时咨询相关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教学环节的资料不能缺项。其次,在所有教学资料中,有三项资料认为更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需要特别重视:第一,课程教案中的后记,需要有数次、较突出的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教学难题所创新的尝试或改革措施及实施成效,即要有自己的教学心得。若与其他教师千篇一律,则不能突出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二,考核试卷和卷面成绩的分析,需要全面、深刻、客观,是衡量教师对这门课程把握、掌控的能力与水平有效体现。第三,试卷命题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若是任课教师自己命题,则需要对试卷命题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有效地考量,既能考出学生学习成绩,又能体现出教师的授课质量。

6、关于现场答辩

为什么要组织现场答辩?参评教师应思考其必要性和作用。我们认为,通过现场说课与提问、答辩,更加全面考证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信息的交流、补充。评估专家都非常认真、负责,若发现教师提供支撑材料有缺项或信息不清时,会在答辩现场与教师进行必要沟通,事后再查阅资料和考证。

至于说课内容,需要简洁表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课程在专业或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及前后学习需要关联课程与知识;课程关联学科的发展水平、前景和研究状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自己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方式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及教学内容的优化处理与联系实践等;教师的研究成果在教学中得有效推进作用。

7、听课评价

作为水平评估的参评对象,对其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与一般教师课堂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要求则更高。督导专家一般是随机听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更高的姿态、水平来展示自己。我们认为应突出几点:

(1)脱稿讲课,展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

(2)课件与板书有效结合。板书为主,课件辅助,课件与板书内容有机结合,不依赖课件(切忌照着课件念)。板书布局合理,书写内容简洁,文字、图形清晰、醒目。

(3)课堂教学互动性好,学生听课率达到90%以上。

(4)教学安排合理,过程清晰,重点与难点处理明显。

(5)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

参加校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的教师大多教学经历较久,教学经验较丰富,课堂教学上要展示自己的自信,表现出对教学氛围能充分把控。

8、专家评价方式

教师教学水平评估在我校执行多年,已经相对成熟。每个评估组将专家分成若干个栏目小组,每小组2人,只担负评估体系中本栏目的数个指标,其余栏目指标则由其他专家负责考评。每个小组的2位专家,按照指标分工,对组内所有教师进行横向评价,可比性非常强。或者说,随意判断的水分非常少,给出的结果比较客观。

9、关于考核等级比例

校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结果90分及以上认定为优秀,75—89分之间为良好。优秀、良好等级没有人为地限定比例,均以评价、打分结果为依据,不存在像评职称一样的“水涨船高”现象。

四、改进该项评估工作的建议

1、通过分析几年来参评教师在教学工作方面的表现,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设想了很多方法和创新措施,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等做了大量的努力,呈现出了很多闪亮的光点,确实为挖掘教师潜力、激发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与创造性发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除了2008年有110多位教师参加外,其余的年度大多只有60—70位左右教师参加校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累计只有450左右人次数(有的教师连续参加多次),这与规定要求的每位教师5年至少参加一次评估的出入很大。也或者说,若按照900名教师来起算,有50%以上的教师教学水平情况处于未知状态,有可能处于良好以下或更低的等级,这个结果令人堪忧!

目前参加校级教师教学水平评估为个人自愿申报。对于有职称晋升、评教学科研岗愿望的教师都主动参与评估,没有这类需求的教师则都不申报参加评估。这种现象说明,要想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挖掘教师教学潜力和能动性的力度不够,刺激政策的导向需要改进。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由于研究成果不足达不到优秀等级而放弃评估,说明教师的科研、教学研究的能力有待提高。同时,由于不参加评估,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在教学上态度不端正,敷衍、马虎了事,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没有尽力做好教学工作,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应有的付出。这个局面需要我们思考和关注。

2、二级学院开展年度教师教学水平评估状况不平衡、不规范。二级学院的评估是校级评估的前提和基础,参加学院评估为优秀的教师可自愿申报是否参与校级评估。总结多年执行情况,我们发现学院评估存在的问题有:(1)执行评估体系的标准模糊。若某教师参加二级学院评估能够获得优秀,而参加校级评估仅获得合格,说明学院评估执行标准降低了。(2)有的学院不执行规定,根本就没有组织评估,只是给需要参加校级评估的教师报个名。(3)学院对该项评估不够熟悉,研究、解读不够,甚至做出的一致要求偏离了学校规定。(4)教师是否参与学院评估没有对应的要求和管理措施,一切随“愿”。(5)教师教学情况如何,对于学院也是个未知数,没有起到应有的管理作用。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日常教学管理的重心应该在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如果不管或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则教学情况会随着教师的性子处于游离状态。要加强学院教学管理,规范推进学院教师教学水平评估是一项必要的措施,只有坚持标准,规范落实,促进教学行为规范化,才能努力保证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建议:

(1)学院应完善教学管理、监控制度,使教师参与学院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为了全面掌控学院教师教学情况,规定教师多少年必须参评一次,5年是否能够实现循环、覆盖。(2)在每年上半年,二级学院成立评估机构,安排评估过程,分配各项任务,按照规定要求、体系和标准,做好本学院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估工作。(3)为了挖掘教师搞好教学的潜力,激发能动性,学院尝试在一定层面上、一定范围内推行“优质优酬”的薪酬激励政策导向,改变完全按量取酬的局面,实现量、质组合的分配机制。(4)将学院开展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估执行情况划为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考评重要指标。

3、在实施教师教学水平评估以来,99%以上的参评教师均以理论课程作为载体,以实践课程作为参评载体的几乎没有,这与应用型院校加强实践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相脱离的。分析其中缘由,我们认为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中关于科学究研、教学研究成果的考核指标设置有些欠妥。教师研究成果的水平、质量和层次应该仅与教师个人有关,不应与参评课程性质来区分。或者说,针对参评教师个人,不管是以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对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成果的考评指标应是相同的。其次,对于应用型院校,鼓励、引导教师多在实践教学上做出突出成就,多选择以实践课程作为参评载体,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进一步明确,课程内有实践教学内容的,必须纳入考核体系之中。

4、加强教师教学水平评估实施的指导。到底什么是教师教学水平评估,评估体系标准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教师该如何准备和努力,要落实这些工作,是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必须担负的义务。我们建议开展以下几点工作:(1)组织专家或管理人员为参评教师解读评估规定和指标体系及注意事项。(2)利用网络、媒体技术,提供曾经评估获得优秀教师的案例供参评教师学习、借鉴。(3)召开研讨或经验交流会,推进该项评估制度的深度落实。

关于实践教学考评体系的解析不再叙述,可以理论课程考评体系作参考。对于一般性的教学环节,其基本规律仍是一致的。不外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准备充分(备课写讲稿和教案或设备场所准备等)、内容饱满(含知识更新)、教学过程严谨、教学措施得当(包括方式方法、操作示范、教学创新和改革等)、教学过程有管理与记录、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具体客观公正等。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思路,对照考评体系对应提供支撑材料,取得较好的评估结果是并不难的。

推行教师教学水平评估是我校一枝独秀,曾获得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李志宏副主任的赞许。为激发教师教学的能动性、挖掘教师的潜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本解析仍只能作一般性的说明,如何结合课程特点,突出自己的教学水平,还需要教师自己多思考,做出一些创新和努力,在体现、突出自己教学水平方面多一些举证,必将取得较好的结果。

我们期望本解析能够为广大教师带来有效的帮助。

                                                        2014年5月22日

 

 

关闭窗口

推荐文章  
· 关于印发《南昌工程学... 2023/04/26
· 关于做好“全国大学生... 2023/02/21
· 关于印发《南昌工程学... 2022/11/15
· 关于召开南昌工程学院2... 2021/06/29
· 汪胜前副校长带队检查... 2021/05/28
热门文章  
· 关于公布2021年学位外... 2021/04/30
· 关于落实2020-2021学年... 2021/04/23
· 关于2021年上半年全国... 2021/03/19
· 关于2020-2021学年第2... 2021/03/12
· 关于做好2021年春季学... 2021/03/03

 

  Academic Affairs Division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天祥大道289 邮编:330099

Copyright © 2010 - 2011© 南昌工程学院教务处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