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机构设置|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教务运行|学籍管理|实践教学|教学建设|教室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公共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教务运行>>课务管理>>正文
 

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模板
2011-06-28 16:01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模板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

课程编码:080620001

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学分:3

适用对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无

大纲主撰人:                                          大纲审核人: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 本课程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

2.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四个领域(即 计算机系统平台、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概念性基础层次的内容,以及计算机系统与平台领域的大多数内容。重点掌握四个方面的应用技能:(1) 计算机基本操作;(2OFFICE应用软件使用;(3)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4)计算机网络操作与网络信息检索方法。

 

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

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授课学时: 4

基本要求:

1-1 了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简史。

1-2 计算机的特点、应用领域、应用案例。

1-3 了解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计算机应用人员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1-4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软硬件的关系。

1-5了解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计算机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PC的基本结构。

1-6 了解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和存储方法,熟悉数制及其转换、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

重点: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信息的表示

难点:计算机工作原理

2章:操作系统

    授课学时: 2

基本要求:

2-1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特征和类型。了解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 XPLinux

2-2.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控制面板和系统管理基本知识。

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Windows XP基本操作

难点:操作系统的概念

3章:OFFICE 2000的使用

    授课学时: 6

基本要求:

3-1 掌握WORD软件的基本使用技能

3-2 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使用技能

3-3 掌握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使用技能

重点:OFFICE 2000三个软件的使用

难点:OFFICE 2000三个软件的综合应用

4章: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

    授课学时: 5

基本要求:

4-1 了解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4-2 了解线性表及顺序存储结构

4-3 了解栈和队列、线性链表、树与二叉树的表示方法

4-4 了解查找和排序技术

重点: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栈、队列、链表、二叉树的表示

难点:二叉树的有关计算、查找和排序算法的描述

5章:程序设计基础

    授课学时: 3

基本要求:

5-1 了解常用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和风格

5-2 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和结构

5-3 了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过程

重点: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难点:算法的流程图表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6章:软件工程基础 *

    授课学时: 2

基本要求:

6-1 了解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6-2 了解结构化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6-3 了解软件的测试和程序的调试

6-4 了解软件工程管理

重点:软件工程的内容、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程序的测试和调试

难点:结构化分析和设计方法、程序的测试和调试

7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授课学时: 4

7-1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了解数据模型

7-3 了解关系数据库系统及SQL语言

7-4 了解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掌握ACCESS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方法。

重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方法

难点:数据模型、SQL语言

8 多媒体技术基础 *

    授课学时: 2

基本要求:

8-1 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8-2 了解数据压缩与存储技术,包括静止图像压缩标准、数字音频压缩标准、运动图像压缩标准、数据存储介质。

8-3 了解数字媒体技术基础,包括数字音频技术基础、数字图象技术基础、数字视频技术基础。

8-4 了解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方法;常用的多媒体开发工具的使用。

重点: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难点:压缩和存储技术

9章:计算机网络

    授课学时: 2

基本要求:

9-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和网络体系结构。

9-2 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

9-3 了解Internet的发展和基本技术、Internet信息检索技术。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难点:局域网基本技术

10章:信息安全 *

    授课学时:2

基本要求:

10-1 了解信息安全基本概念、信息安全标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网络道德。

10-2 了解基本的信息安全技术,包括信息存储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防范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防火墙)、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重点: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

难点:信息安全防范技术、计算机病毒及防范

 

 

三、   实验 (此大点的具体要求见附件二关于编写实验教学大纲的几点说明)

1、  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1

 

 

 

 

 

 

 

 

 

 

 

 

 

 

 

 

 

 

n

 

 

 

 

 

 

2、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 实验项目名称]:(目的和要求)。

……

[序号n].[ 实验项目名称]:(目的和要求)。

3、考核方式(参照南工发[2010]62号文和南工教字[2009]56号)

 

四、   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为48,其中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16

    

讲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总学时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4

 

 

 

4

2

操作系统

2

2

 

 

4

3

office2000的使用

6

10

 

 

16

4

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

5

 

 

 

5

5

程序设计基础

3

 

 

 

3

6

软件工程基础   *

2

 

 

 

2

7

数据库设计基础

4

4

 

 

8

8

多媒体技术基础   *

2

 

 

 

2

9

计算机网络

2

 

 

 

2

10

信息安全   *

2

 

 

 

2

 

合计

32

16

 

 

48

五、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冯祥胜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实验指导书:

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冯博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大学计算机基础及实验指导》冯博琴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李沛武主编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大学计算机基础》战德臣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新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贾宗福主编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

 

六、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分笔试和机试两部分进行。

 

 

 

 

 

 

 

 

 

 

 

 

 

 

 

 

 

 

 

 

 

 

 

 

 

 

 

 

 

 

 

 

 

 

 

 

 

 

 

 

 

附件二:关于编写《实验教学大纲》的几点说明

 

1、实验教学大纲是实验教学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法规文件。各学院要组织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相关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认真编制。

2、申报实验教学计划、填写实验教学任务书、上报教育部数据、计算教师工作量等都必须以实验教学大纲为依据,因此,务请各学院、教研室规范化填写。

3、对本次汇编后新增实践教学项目、新上专业全部实践教学项目,各实验室必须在开课前分别向所在学院和教务处实验管理科申报备案,并上交相应实践教学大纲和指导书。

4、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格式:

 

《实验课程名称》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学时:            实验学时:              学分:

设课方式:                    (“课程实验”或“独立设课”二选一

适用对象:

大纲主撰人:                                          大纲审核人:

一、        本实验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二、        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实验室名称

主要设备名称

是否为网络实验

1

 

 

 

 

 

 

 

 

 

 

 

 

 

 

 

 

 

 

 

 

 

 

 

 

 

 

 

 

 

n

 

 

 

 

 

 

 

 

 

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 实验项目名称]:(目的和要求)。

 

[序号n].[ 实验项目名称]:(目的和要求)。

三、        考核方式

 

四、        其他说明(前需后续课程等)

 

五、        教材、指导书及参考书目

[序号] 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备注:

1、“实验学时”是指教学计划中该门课程规定的实验时数,而不是表内所有实验项目的学时总和。

2、上表中所列实验项目数可多于本课程按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项目数,这是考虑到同一课程因不同实验对象所选择的实验项目不同,以及因专业和学科发展而涉及教学计划改变所留有的余地。

3、上表内的数据结构是教育部规定的实验室基本信息统计管理信息系统所需的数据项目栏,其中:

1实验类别:按实验项目任务本身的性质分类,以六种代码表示

基础------指为基础课开设的教学实验项目;

技术(或专业)基础----指为技术(或专业)基础课开设的教学实验项目;

专业------指为专业课开设的教学实验项目;

科研------指承担国家各级科委(含科学基金会)、教育部下达的各项科研任务中的科研实验项目;

生产------指生产性试验项目;

其他------除以上五种情况以外的实验项目,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技术开发、社会服务性实验等。

2实验要求:指按教学计划规定,确定本实验项目所属的范围:

必修------按教学计划必做的实验项目;

选修------按教学计划要求可选做的实验项目;

其他------除必修、选修以外的实验项目,如科研测试、生产服务、技术开发等。

3实验类型:以四种代码表示:

0:演示      1:验证      2:综合      3:设计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的界定: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门课程多个知识点或多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一般可以在一门课程结束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结束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实验。它一般是在学生经过了常规的基本实验训练以后开设的高层次实验。实验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件、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试剂、材料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实验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体现科学精神。

4〕每组人数:指教学实验项目中一次实验在每套仪器设备上完成本实验项目的人数。非教学如科研、生产等实验(试验)一律填“*”。

5〕是否为网络实验:(“是”或“否”二选一)。


附件三:自编实践(实习、设计、实训等)大纲参考格式

 

《实践环节名称》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周数:                          学分:

适用对象:

大纲主撰人:                                          大纲审核人:

一、        本实践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要求,按了解”、“熟悉”、“掌握”等分层次提出要求,并要突出本实践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        实践教学指导书

指本实践环节(实习、设计、实训等)所采用的指导书(含自编讲义)以及参考书目:作者.书名.版别.出版年份等。

三、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成绩评定办法等。

四、        其他必要的说明

实践课程总学时、总学分;

实践时间(按开课学期填写);

实践地点(校内或校外或实践基地具体名称,并注明集中或分散);

本大纲的使用说明;

撰写实践报告的格式说明;

其他。

五、        实践内容与要求

序号

实践内容

实践要求

时间(天)

备注

 

 

 

 

 

 

 

 

 

 

注:各实践环节(实习、设计、实训)参照此格式编写


附件四:自编实验指导书参考格式

 

 

 

南 昌 工 程 学 院

 

 

《实验课程名称》

 

课程实验指导书

 

 

 

 

 

 

 

 

 

主撰人:            主审人:

 

20      

 

前言

 

目录

 

第一部分  绪论

 

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适用于     专业。

一、        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

二、        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

(介绍本实验课程需要的基本知识)

三、        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要求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别

实验要求

实验类型

每组人数

实验室名称

主要设备名称

是否为网络实验

1

 

 

 

 

 

 

 

 

 

 

 

 

 

 

 

 

 

 

 

 

 

 

 

 

 

 

 

 

 

n

 

 

 

 

 

 

 

 

 

实验项目目的和要求:

[序号1].[ 实验项目名称]:(目的和要求)。

……

[序号n].[ 实验项目名称]:(目的和要求)。

 

 

第二部分   基本实验指导

 

实验项目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主要仪器及耗材

4)      实验内容和步骤(设计性项目可无此项目)

5)      数据处理与分析(无实验数据分析的实验可无此项目)

6)      实验注意事项

7)      思考题

说明:

1、  此示例为一般课程实验指导书的参考格式。

2、  在实验指导书后可另设附录,将不宜放在正文中且与本实验指导书有直接关系的文件、图表、索引、资料、基本参数、对照表等集中编入其中。

3、  在实验指导书后应列出编书过程中曾引用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铜大纲中参考书目。

 


附件五:自编实践(实习、设计、实训等)指导书参考格式

----以毕业实习为例(其他环节参照执行)

 

 

 

南 昌 工 程 学 院

 

 

XXX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书

 

 

 

 

 

 

 

 

 

 

 

 

主撰人:            主审人:

 

20      

 

 

本指导书是根据 XXX专业《毕业实习》教学大纲编写的。

一、        毕业实习的性质与目的

(注:此部分除说明性质与目的外,要突出说明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关系)

二、        毕业实习时间分配

序号

毕业实习教学工作内容

起止时间

教学工作目标与要求

 

 

 

 

 

 

 

 

注:毕业实习教学工作内容安排要从毕业实习准备工作开始,包括学生实习、教师指导等,直到实习成绩评定结束止,具体参考《江西理工大学实习工作条例细则》

 

四、        毕业实习地点选择

五、        毕业实习内容安排与要求

(一)项目一(名称)

1、实习内容:

2、操作过程:

3、基本要求:

注:此部分要求编写详细、具体,要对实习操作过程或步骤予以说明。

(二)项目一(名称)

........

五、        注意事项

六、        上交成果和成绩评定

(一)   上交成果

(二)   成绩评定

 

说明:

1、  此示例为一般参考格式,其它实践环节可参照此格式编写。

2、  根据需要,在指导书后可另设附录,将不宜放在正文中且与本指导书有直接关系的文件、图表、索引、资料、基本参数、对照表等集中编入其中。

 

 

关闭窗口

推荐文章  
· 关于印发《南昌工程学... 2023/04/26
· 关于做好“全国大学生... 2023/02/21
· 关于印发《南昌工程学... 2022/11/15
· 关于召开南昌工程学院2... 2021/06/29
· 汪胜前副校长带队检查... 2021/05/28
热门文章  
· 关于公布2021年学位外... 2021/04/30
· 关于落实2020-2021学年... 2021/04/23
· 关于2021年上半年全国... 2021/03/19
· 关于2020-2021学年第2... 2021/03/12
· 关于做好2021年春季学... 2021/03/03

 

  Academic Affairs Division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天祥大道289 邮编:330099

Copyright © 2010 - 2011© 南昌工程学院教务处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