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机构设置|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教务运行|学籍管理|实践教学|教学建设|教室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教学动态新闻_new|公共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工作动态(不用)>>正文
 

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策略
2015-05-11 11:36  

 

薛岩松 卢福强 毕华玲

稿件来源】《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7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880100)“行业性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HE1018)“天津市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研究”;天津工业大学2012年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天津市产业结构布局对我校经济类学科发展的影响和对策研究”;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博士基金(理工类)项目(XNB201404)

摘要】行业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与专业建设策略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行业性高校应本着差异化竞争和特色办学思想,从避免学科专业无序扩张、协同构建高水平学科群、建设学科基地平台、培养应用创新特色人才、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学科与专业建设策略,推动学校不断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行业性高校 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 策略

 

行业性高校是指建国后长期由国务院行业部委管理的高等学校,是我国特殊历史国情的产物。上世纪九十年代始,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这些学校除少数划归教育部管理外,绝大部分下放到地方,成为教育部与地方共建高校,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性高校采取什么样的学科与专业建设策略,不仅关系到行业性高校能否保持特色,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所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1 坚持特色发展思路,避免学科专业无序扩张

由于办学定位和服务对象的差异,我国的高等学校可分为综合型、多科型和单科型三种类型。从历史经验看,所有高等学校都是沿着办学规模从小到大、学科专业从少到多这一轨迹发展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数量的增加很多时候不会导致学校类型的变化,但有时则会导致学校类型的变化,如:从单科型变为多科型高校,从多科型变为综合型高校。

我国的行业性高校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前,大多是单科型高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绝大部分已发展成为多科型大学,也有部分发展成为综合型大学。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等学校自身发展规律这一内在因素,也有经济发展对高等学校要求这一外在因素;既有环境的客观要求因素,也有人的主观愿望因素。后者的影响尤为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行业性高校过分强调规模扩张,盲目增设新学科、新专业,忽视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造成了“丢了西瓜捡芝麻”的局面,逐渐淡化了自身特色。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国内外的高水平大学都具有自己的一流学科和专业,这些一流的学科和专业数量或多或少,但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所有的学科专业都是一流。从法国的大学校、韩国浦项科技大学这些与我国行业性高校类似的高校来看,他们之所以成为高水平大学,就是因为始终坚持特色办学理念,根据自身特色把相关学科和专业打造成为一流学科专业,在学科与专业的发展上有选择性,不盲目、不跟风、不求全。尽管由于学科专业数量的限制,这些学校普遍规模不大,在校生数量不多,但并没有阻碍他们成为一流大学,反而使他们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学科专业特色突出,将重点学科专业做强、做大。

行业性高校本身具有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这是其他高校无法媲美的,是学校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基。行业性高校在学科与专业建设方面必须科学规划,坚持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根据学校的传统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设相关和新兴的学科专业,学科和专业建设不盲目跟风,避免追求大而全,导致学科专业无序扩张。行业性高校不应盲目追求成为综合性大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定位,注重内涵式发展,按照分层次、有重点、重需求、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建设原则,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围绕所服务行业,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实现人才链、学科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大力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将其强化成具有绝对排他性和不可动摇的优势,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所在,这样才有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中立足的资本。

近年来,高等学校出现的盲目的向综合化发展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对高等学校的评估和拨款机制导向所形成,许多高校由于学科专业面比较窄处于劣势,被迫走综合化道路,造成追求外延式发展,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政府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学科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特殊贡献,以及行业特色高校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引导行业特色高校的个性成长,促进高等教育的多元取向。

2 集中学校办学资源,优先发展特色学科专业

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加,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总体上得到了大幅增长。但高等教育的经费分配差异较大,“985”、“211”高校占据资源较多,其他高校办学经费相比“985”、“211”高校差异悬殊。行业性高校绝大部分不是“985”、“211”高校,整体上办学经费并不宽裕,因此,如何分配学校有限的办学资源成为行业性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保持学科与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对任何一所高校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行业性高校更是重中之重,特色学科专业是行业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行业性高校在办学中必须将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集中有限的办学资源,优先发展特色学科与专业,以保持相关学科专业的领先地位。

优先发展特色学科专业,首先要明确行业性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与之适应的定位,才能确定学科建设的内容与路径,明确学科与专业建设目标是行业性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逻辑起点。优先发展特色学科专业,还要科学选择具体的学科发展方向。科学发展的无限性限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任何一个高校的任何学科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方向上达到一流。学科发展方向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科专业的发展潜力和特色,直接影响着优势学科、特色专业能否顺利建成。因此,行业性高校在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中,必须根据行业的发展需要和自身的可行性确定学科发展方向,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这是开展学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特色学科与专业是行业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学校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基。要想办成高水平大学,行业性高校必须集中有限的办学资源,优先发展这些与行业密切相关,与其他高校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专业,只有持续保持并不断深化在特色学科专业上的优势,并将其强化成具有绝对排他性和不可动摇地位的学科专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围绕优势特色学科,协同构建高水平学科群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对学科建设的影响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方面,学科方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专业方向不断向高、精、深发展;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日益增多,成立跨门类、跨学科专业的综合性研究实体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国内外许多高校开展了学科群建设以解决上述两个维度问题,使之有机地结合。开展学科群建设,可以促进学科间相互协作,发挥群体效应,优化学科结构,拓宽应用学科领域,促进学科融合、渗透,形成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为学科保持优势和增加活力提供可持续性动力。学科群建设是学科综合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学科建设进一步深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标志,其对学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

行业性高校的优势学科是历经几十年建设逐渐形成的,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主要特征,其独特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实习基地的建设,形成了处于前列的行业科研先进水平和科研平台,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这些特色学科专业是学校的社会品牌和宝贵财富,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行业性高校在新时期的全科建设中,应突出学科群建设的思想,以

优势学科为中心,注重支撑学科的建设,拓展相关学科,构建合理的学科结构,形成相关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其学科群建设可以借鉴原子团簇的结构模型,以原行业优势学科作为模型的核心,与其他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通过互相支持、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结合力凝聚在一起,形成较为稳定的群体结构。优势核心学科对群内其他学科产生辐射与凝聚作用,其他

支撑学科对核心优势学科起到明确而充分的支撑作用,其他相关学科保持同带头学科和支撑学科之间较强的相关性,优势核心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产生新的研究方向或成为新兴、交叉学科的生长点。

行业性高校开展学科群建设,一方面可以使学科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以免优势学科成为无源之水;另一方面扩大服务面,以满足行业多层次需要。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淘汰陈旧学科领域,促进新兴学科的成长,逐渐形成行业性高校的优势学科群体。

4 发展相关基础学科,支撑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知识创新是基础学科建设沿宝塔型阶梯式的轨迹上升而实现的,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水平,反映了高等学校对重大科研项目的发展趋势及路径的判断和选择能力,最终决定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基础性研究的过程既是知识创新的过程,更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行业性高校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坚持服务行业的办学方向,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

行业性高校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基础性研究力量强的优势,,瞄准行业科学技术前沿和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科技创新需要,通过整合资源、稳定支持、政策保障,营造有利于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的环境和条件,超前部署,开展系统深入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加强对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培育一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研项目,为行业自主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及原动力,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缺少力量来进行应用性研究,行业性高校承担了大量应用性研究,从而帮助企业增强科研能力,促进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日趋完善,当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成熟主体后,行业性高校需要将主要精力逐步放在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力。

为鼓励教师从事基础研究,行业性高校可采取激励机制,在评职称、年终绩效考核等方面向基础研究倾斜。同时,行业性高校应改革科研管理中的科技评价体系,延长科研成果

评价周期,变定量指标考核为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给科研人员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专心从事周期较长的基础研究,避免和克服浮躁情绪,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动态平衡。

5 建设学科基地平台,加强特色学科条件保障

科研是学科专业建设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拉动力,科研水平和能力是衡量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重要指标。只有完善的科研条件,学科与专业建设才有基本的保障,才可以顺利进行。科研条件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平台。建立创新平台,整合仪器设备资源,优化实验室装备条件建设,提升教学科研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率,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保证。

行业特色高校在学科建设中,要加强各级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等学科基地平台的内涵建设,使之成为校内跨学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整合仪器设备资源,优化实验室装备条件,提升教学科研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率。以学科专业方向为基本框架,进行实验室资源的系统优化,构建相对完备、适度超前的教学科研实验装备体系,为学科建设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同时,应进一步提升实验室人员教学和管理水平,做到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的有效利用和功能开发,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6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创新特色人才

高等学校不同于研究机构,其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国际竞争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对于行业性高校来说,培养应用创新性特色人才,是行业性高校的定位决定的,也是行业性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行业性高校应围绕新时期行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营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环境,探索创新团队的培育机制,汇聚优秀人才,打造科技创新群体,造就学科优秀人才和科研领军人物,为行业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的经营管理人才。

首先,行业性高校要在宽口径本科专业、硕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点方面,设相对固定、反映行业需求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由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特殊性,行业性高校要科学地进行学科调整,发展实用和交叉学科,保持和促进特色学科的发展,明确定位,以服务行业为己任,适应行业发展的特殊需要,不断提高为行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能力。

其次,行业性高校在学制、学时、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结合学校特点,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中,适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适应行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求。在课程体系方面突出专业特色,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建立行业实习基地,鼓励本科生和研究生利用开放实验平台开展科研活动,培养创新能力。适当增加行业特殊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对于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在招生和培养中给予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如通过减免部分学费等措施来吸引学生报考特色和艰苦地区的特色高等学校。同时,通过学校、企业和社会联合解决学生就业和在校助学贷款等问题,留住或吸引行业性高校的毕业生到相关行业工作使他们真正为行业所用,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鼓励建立多学科交叉平台,在可能的情况下大力整合学科资源,培养学生较宽的视野和多方面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强调通识教育和教学的灵活性。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积极的、有意识的学习者。这样的学习者能够适应新的环境挑战,有能力将不同来源的知识整合成完整知识并且能够在生活中持续不断的学习。

随着工业科技研究与基础科学研究的关系日益紧密,行业性高校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中要构建兼容“科学家”和“工程师”两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处理好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锻炼的关系,既培养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科学研究人才,又培养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既要提升学生的发现、研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又要解决目前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矛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从培养现实的守成者转变为培养历史的创造者。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根本保证,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育离不开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创新教育正是在承认个性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只有当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更自觉、更充分地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增长并发挥其创新能力。

要特别注重培养具有品牌创新、文化创意意识的优秀人才。提高工业产品品牌贡献率是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要发挥高等学校在品牌创新、文化创意方面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为行业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创意人才。行业性高校要研究如何发挥设计与文化创意的资源优势,办成行业文化创意、咨询服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培养具有品牌创新、文化创意修养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品牌、文化创意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文化创意工作室,不仅对学生开放,也要对社会开放,既能促进文化创意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起到区域行业创意中心的作用。

7 开展官产学研合作,发挥行业高校独特优势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行业性高校失去了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隶属联系,行业性高校与行业之间失去了一条重要纽带。但这种状况的改变并非完全是坏事,也具有有利的一面,也就是说,利弊关系的处理和选择的主动权掌握在行业性高校自己手中。虽然缺少了来自行业主管部门的资金投入,但同时也获得了较大程度的自主权,减少了来自外界的行政干预,从而可以与行业之间进行更加直接顺畅、面对面地联系交流,能够在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科技需求,科学把握和调整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能够在提供快速有效的科技服务中,从行业的健康发展中获得宝贵信息和资金收入,从而为学科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用之不竭的外在驱动。况且,行业性高校虽与行业主管部门脱钩,但仍与行业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行业特色的竞争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行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的主要支撑。因此,行业性高校开展官产学研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官产学研合作对于行业性高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这种服务模式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必然选择。行业性高校应与各级协会、科研院所、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的管理机构。通过该机构,研究、解决影响产学研合作的相关问题,为产学研合作搭建一个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化。行业性高校学科与专业的建设要围绕国家行业战略需求,加强与所属行业的联系,开展系统深入的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优势学科研究,为推动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8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供学科建设智力保障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灵魂。学科专业建设的根基在于学科队伍建设。只有建设一支一流水平的学科队伍,才能建成一流水平的大学。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所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可见师资在学校包括学科与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要特别注重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团队建设。要造就拔尖人才,培养若干名在本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内外内均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以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学科队伍。在团队建设中,要尊重团队成长规律,融洽沟通学术团队间各个成员的交流,用人性化的关怀手段加强团队合作理念,提高学术团队内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鼓励专家、学者走出去,开展高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扩大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特别是到国外进行广泛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使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者紧密跟踪学术前沿,增进学术界对学校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了解。积极承办国际性和全国性的高级别学术会议,通过主办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本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加强与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增进友谊,寻求合作。积极促进校内学术交流的繁荣。以学术沙龙、学术报告、学术辩论等形式,引导校内学者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提高学校的整体学术研究水平;要结合学科和科技产业产学研结合的特色,以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为依托,以凝聚优秀创新人才为主体,着眼于提高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团队创新精神,全力打造善于攻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实现学科建设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闭窗口

推荐文章  
· 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 2024/05/23
· 【文献摘录】“产教融... 2024/05/06
· 关于做好“全国大学生... 2023/02/21
· 关于印发《南昌工程学... 2022/11/15
· 关于召开南昌工程学院2... 2021/06/29
热门文章  
· 关于2024年下半年全国... 2024/09/10
· 关于做好2024-2025学年... 2024/08/28
· 关于公布2024-2025学年... 2024/08/27
· 关于做好2023-2024学年... 2024/06/20
· 关于公布2023-2024学年... 2024/06/17

 

  Academic Affairs Division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天祥大道289 邮编:330099

Copyright © 2010 - 2011© 南昌工程学院教务处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