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
【稿件来源】《教育评论》2014年第1期
【作者简介】陆丽,苏州大学教务部教学运行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
【摘要】专业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高校专业结构的合理性至关重要,专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也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大学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专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关键词】专业建设 专业结构调整 地方综合性大学
专业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略重点。的载体,合理的专业结构是高校立足之本,也是高校适应制定专业结构调整依据,规范专业设置、建设与评估社会变革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和技术综合性大学应依据专业建设的理论和原则,从学校实际出结构出现多元化,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发,科学论证,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对专业的增设、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现象。各校大多经历过建设的过程管理、专业的评估与预测等进行规定,监控专多校合并,专业基数较大,同时又抢抓机遇,逐年申报新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过程,对专业结构的自我调节、自我完专业,专业数不断攀升,导致了专业师资建设、实习实善提供制度保证。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训建设等出现一系列问题,专业内涵建设远跟不上专业规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专模扩大的步伐,更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专业业数多,现设本科专业124个。为优化专业结构,主动所涉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的“综合性”特征越来越明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但专业建设未能与社会需求和学校定位很好结合,专业特加强专业建设,学校出台了《苏州大学本科专业建设指色越来越模糊,人才培养缺乏自身特点。并校后的专业建南》,规范专业设置、建设与评估。这是学校专业建设的指设起步不一,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优势专业与部分导性文件,提出专业建设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传统专业、新专业的发展极不平衡,较难协调发展。专业和专业负责人制度;强调新专业的设置必须提前一年向学数多,门类多,各专业之间缺乏内在的紧密联系,“综合校本科专业建设委员会提交申请,经专业专家论证其必要性”优势实难很好发挥。此外,不同类别的专业间关联度性和可行性后,方可列人下一年新专业的申报计划;明确较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有限的教育资源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及专业设置调整的程序;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在资金压力过大时,部分专业规定专业评估的操作与标准,对于未有毕业生的新专业实则只能选择降低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标准,极大地影响行年审制,并于首届毕业生毕业年度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了专业建设的质。因此,结合实际,明确定位,建立专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审核。对于立项建设的重点专业,根据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机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科学调建设周期开展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鼓励优秀专业参整专业结构,必须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战加国际专业认证。对于其他专业,学校分类别定期开展专业评估,若建设水平不达标,要求限期整改,业评估,若建设水平不达标,要求限期整改,整改仍不通过则由专业建设委员会审议后调整或撤销。由此,规范了专业设置程序,有效地避免了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中的盲目性,切实提高了专业建设实效。
明确专业结构调整方向,规划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专业结构对于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及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对专业结构的布局要做出整体规划,对专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应符合学校旳办学定位,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寻找优势,确定重点,办出特色。要与学科发展相匹配,掌握学科发展的动态与趋势,更新传统学科中的专业,挖掘新学科中的专业生长空间。要努力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跟市场经济的转变,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苏州大学自四校合并后,在原有文、理优势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工、医类专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大学。针对专业发展参差不齐的状况,学校深人研究,多方论证,适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均衡发展为原则,在专业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以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将建设较为成熟的专业方向升级改造成为专业。同时,强调专业的交叉融合,培育新专业,稳步推进新专业的设置。对照新老专业目录,根据新的专业发展形势,调整专业建设重点,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继续支持专业定位明确、建设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切实可行的、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专业。对连续2—3年毕业生就业率不达标的专业进行撤并或培养方向的调整,对大类专业分流或学生自主选择情况不佳的专业暂停开设,对社会雳求小、办学条件差、培养质量低、缺乏社会竞争力的专业,进行压缩控制直至停办。
加快专业结构更新步伐,推动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以更好的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最终目的。地方性高校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必须强调为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因此,高校进行内部专业结构调整与变革,必须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方向标,推动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苏州大学地处苏南经济发展地区,学校始终坚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的专业设置原则。近年来,增设了城市管理、物流管理、朝鲜语、德语、西班牙语、信息资源管理、建筑学等应用性较强的新专业和一系列新专业方向。抓住苏州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机遇,与苏州地方政府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合作成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兴办了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等多个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以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与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加快建筑学(含室内设计方向)专业的建设步伐。与沙钢集团联合成立沙钢钢铁学院,成功申报冶金工程专业。2010年,学校抓住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结合苏南经济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申报相关专业。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全国领先,“感知中国”的中心建在江苏无锡,上海市物联网中心设在嘉定区,我校正处于这些产业集聚区的有效辐射范围内,于是适时开办物联网专业。学校抓住苏州工业园区纳米科技园成立之机,与园区政府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携手共建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并申报了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江苏能源消耗量大,能源拥有量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利用成为省经济建设的战略选择,学校申报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正契合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成功申报,并同时实现了3个专业的全国首批招生,使学校在该人才培养领域抢占了先机。此外,根据发展规划,学校适时撤销了核工程与核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蚕学、水产养殖学、动物科学等招生志愿率低、就业率低的本科专业,将这些专业的重点转向相关领域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
加强专业结构改造力度,保持传统优势专业可持续发展。传统专业是学校的基础,是独具特色的品牌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教学条件。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固步自封,对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反映灵敏度差等问题,必须加强改造,积极培育新的生长点,强调专业的内涵发展。苏州大学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时,积极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动向,注重对现有传统专业、成熟专业的内涵改造。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学校契合苏州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城市的建设,创新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成立苏州大学又松软件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整合现有软件工程(含嵌人式人才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类专业,改革这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大力培养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学校还与香港凤凰卫视集团合作成立凤凰传媒学院,对学校原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进行改造,全面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髙素质的新闻传播与传媒专业人才,满足传媒产业快速发展对高索质人才的急迫需求。与东吴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东吴商学院,聘请金融界精英来校授课,为金融学类专业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为这类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物理类、化学类专业是并校前的传统优势专业,学校积极加强该类专业的延伸与拓展,根据长三角产业发展特点增设光伏科学与技术专业,强化原物理学专业的应用性。将化学类专业与材料类专业整合,按照专业大类招生,由原纯理的专业升级改造为理工结合的专业。经济类、管理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法学类等专业,均是学校的优势传统专业。对于这类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校积极加强与苏南地区及周边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作,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发挥了学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完善专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众化髙等教育背景下,中国髙等教育的招生方式与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学生对专业选择和培养模式选择的自主性,学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专业建设与发展无法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学校在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确立专业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苏州大学于2008年开始全面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出台了学分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坚持通识教育,开展专业大类教育,重基础,强实践,所有专业均根据改革的要求充分研究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全新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第一届完全学分制学生进人髙年级阶段学习,精英人才培养成为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对了所有类型和所有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根据这一形势,学校于2011年初实行了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要求各专业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前提,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制定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另一创新点是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化,在新生人学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导人,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学业目标和人生目标,选择与之相匹配旳培养方案。在学生的全学程始终贯彻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进一步明确所选目标并适时加以调整,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分类培养。这一改革,推动了对专业内涵的深层次的研究。各专业根据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了多类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子方案,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向学术、应用型、创造创业型、国际型、复合型等不同目标发展。经过三年的改革探索,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更注重市场需求和学生特点的分析,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维持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良好运行状态。除了全校范围内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棋式的改革之外,学校还强调相关专业的内部整合,探索专业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推进“卓越人文学者教育培养计划”,成立唐文治书院,打通文、史、哲,回到文史哲的基本面,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建立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学术型高端文科人才。借鉴哈佛、剑桥等著名高校“住宿学院制”和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管理模式,成立敬文书院,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吸引至书院集中管理,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相互交流,促进个性拓展和全面发展。这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回归了专业建设的本质,更好地促进了专业的内在调整,提高了专业建设的水平。
专业结构的调整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工程、系统性工程,也是学校应对社会变革、稳步发展的关键,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地方综合性大学要广泛进行调査分析,准确把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同时,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发展、办学实际,对专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规划。通过科学分析,分类建设,不仅从专业规模、专业布局、专业配置比例等外延方面进行结构调整,更应从专业建设目标、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质量等专业内涵提升方面着手,谋得专业结构的优化,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使专业结构调整成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