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平
【稿件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1期
【作者简介】陈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工作组成员。
【摘要】专业建设是高校本科教学的基础性、持续性、引领性工作。面临着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不适应,工科专业建设需要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审视与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这些反映了当前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用这些理念指导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有利于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协调行动、持续改进,以保持和提高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业认证;专业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
专业建设是高校本科教学的基础性、持续性、引领性工作,涉及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等重要的本科教学工作。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13年6月19日,经国际工程联盟大会正式表决,全票同意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是我国工程教育界多年努力的结果。
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筹)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各专业补充标准则涵盖了各行各业对各类工程人才的要求,反映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利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服务面向的学校发挥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根据专业认证工作的总体规划,今后几年内,全国的认证工作将覆盖到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大部分专业领域。
“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我国专业认证6年多来的实践表明,这些反映了当前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的先进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式发展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一、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爆炸增长,知识更新加速,产业结构变革,行业分工改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已势不可挡。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对下一代工程师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应当具有全球化视野、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应当具有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新的效益观,他们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必须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应当承认,我国工程教育的基础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在信息社会如此迅速到来的时刻,高校工程教育需要有一个反应与适应的过程。但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大众化的进程中,即使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工程教育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
中国工程院2009年年初发表了题为《走向创新——关于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的调研报告,对国内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十分尖锐和中肯的意见:
(1)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远胜于水平。
(2)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3)专业目录与课程体系设计落后、学科交叉欠缺,导致创新与实践双向不足,得不到产业界的认同和重视。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与部分发达国家最好的学生不读工程专业相比,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广阔。如果能唤醒其创新的潜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工程科技人才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面临着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双重不适应,高校的工科专业或多或少都在努力改变工程教育不适应社会要求的局面,但效果明显的不多。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类。
(1)为了应对知识量增加:加课,减课时;把课内实验移到课外;压缩甚至取消生产实习。
(2)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开“能力”、“素质”类课程;用少数优秀学生的学科竞赛成绩来“证明”培养效果。
(3)实施教改项目:数量不少,目标不一,步子大小不一,判定标准不一;一项教改要求其他教学环节付出代价(如出让资源)才能成功;成功的证据是少数优秀学生或一两届学生;重复立项,改过来改过去都是成果。面对信息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高校需要对专业建设进行整体的、综合的审视与改革:有统一的建设目标,有统一的成功标准,有全体教师的参与,能够可持续发展,等等。6年多来的实践表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有助于实现上述专业建设愿景,因为这些理念触及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
(1)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全体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作为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检验标准。
(2)目标导向。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向,有利于教学内容与环节、教学资源(包括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落实、优化与检查。
(3)持续改进。要求学校对教学活动进行制度性的定期自我评估和评价,以稳定、有效的机制不断改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了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学校的本科教学体系是一个惯性很大的系统,要做出整体性、综合性的变化需要外力的推动,或者说有了外力的推动将会更为有效。不少高校的实践表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很好的外力,学校可以借力发力,推进工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以下从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专业认证理念对于工科专业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以学生为中心: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灵魂
近年来,在高校中“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各种口号不绝于耳。然而,在教学工作中究竟怎样以学生为中心,认识并不统一,甚至是模糊不清的。
1.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
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校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推动了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每所高校、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都不可能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这个“区间”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合格毕业生的最低水平和最高水平。长期以来,学校、专业都偏好用培养质量的最高水平来表明自己的地位、特色和优势。这虽无可厚非,但我们头脑必须清醒:最高水平不能作为培养质量的唯一标志。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应当是合格毕业生的最低水平和最高水平都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最高水平的提高。尽管“钱学森之问”中指出的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高水平亟待提高,但必须看到人民很不满意的还有扩招后最低水平的降低。前些年进行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考查学生的重点是优秀在校学生和杰出校友,其实评价的只是学校培养质量的最高水平。实际上,不少杰出校友未必是当年的优秀在校学生,学校通常很难解释这些杰出校友的成功究竟是因为在学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还是其他原因。
专业认证时,评价的则是培养质量的最低水平是否符合国家(国际)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考查的重点是所有学生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教育,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应有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从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角度看,学校当然应当对优秀学生因材施教,但更应当对普通学生因材施教,因为所有学生都有权利获得公平的、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教育。
因此,专业认证的质量观比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更有利于推动学校、专业的内涵建设与发展。
2.如何在教学工作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依据认证标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
(1)有对全体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环节,有实施记录与评价,有可信的考核结果。
(2)有完善的、所有教师(不仅仅是学工部门)参与的学生全学程关怀机制。
(3)有每个学生的全学程记录与评价。
(4)有保持和提高生源质量的措施,不断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兴趣。
(5)有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
(6)让所有学生(不只是少数优秀学生)都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在于,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学程培养,包括:对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考核;所有教师都有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义务,并且覆盖所有学生;全程记录和定期评价所有学生的培养效果(而不仅仅是量化的成绩);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与兴趣(对于学校的非强势专业这的确是有难度的);覆盖面较广泛、可信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教学资源要被所有学生充分利用,等等。经历过专业认证的学校普遍反映,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具体要求,使学校、专业真正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到了实处。
三、目标导向: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
目标导向也称为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LearningOutcomesBasedEducation),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模式。目标导向的理念引导教育者要明确回答下面5个问题:
(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5)我们如何保障学生能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1.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
目标导向就是用期望全体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反推出所需的培养过程、培养要素和培养环节,以及对应的持续改进机制。在专业认证通用标准中,要求被认证专业明确阐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其中:
(1)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
述,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2)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以往的专业培养方案中也阐述培养目标,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使用了口号式的措辞(如“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只可能覆盖少数优秀学生(如“XX领域的领军人才”);部分培养目标的达成缺少相应教学环节的支撑,等等。
专业认证则明确要求,毕业要求的达成要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则要能够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其中,通用标准中的“毕业要求”参照了国际通行标准,共有10条,其内容主体是对毕业生的能力培养要求。
2009年开始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了目标导向理念。所有加入该计划的专业点都必须先明确阐述专业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再以此为依据给出专业目标实现矩阵,使得所有的目标要求都能够落实到对应的教学环节上。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7年、2010年和2013年接受了三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2007年第一次专业认证的启示,我校在2008年度工作要点中提出了“本科教学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特色专业建设以培养目标为指南”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方针,在全校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其在校生人数占全校的70%)全面推行了“目标导向”的专业认证理念。这些专业点用了一年时间,分别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对应于现行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设计了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并据此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这一年实现的大面积观念转变,为此后我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从教师的角度看目标导向
我们教师过去注重的是教了什么,至于为什么教的问题很多人心里是没数的。我们经常这样宽慰自己:过去就是这样教的,学生毕业之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何况谁也不能断言这样教就出不了杰出校友。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教这些?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教?过去教这些、这样教可能是有道理的,那么,面临着信息社会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面对着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微博、微信、QQ的学生,是不是还有道理?道理是不是还那么充分?
专业认证要求每位教师都做到:
(1)熟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对应的毕业要求乃至培养目标的关系。这里,标准中与知识相关的部分是容易被重视的(如“毕业要求”之2、3、7),而与能力相关的部分则是容易被忽视或不知道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如“毕业要求”之1、4、5、6、8、9、10)。
(2)熟知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的质量标准,以及对总体培养质量的影响。
(3)能够提供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达成相应毕业要求的证据:该教的教了没有?怎样考核的?学生通过了考核就能达成相应毕业要求的证据是什么?是否会在补考或毕业前清考中“放水”?在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是否注重达成那些与能力相关的毕业要求?证据是什么?
(4)能够尽到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义务并提供证据。
3.从学生的角度看能力培养
目标导向理念注重的是能力目标导向而不是知识目标导向,这体现了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却正是目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软肋”。在中国,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的口号已经提了几十年。可悲的是,现在最容易形成共识的不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成果,而是“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在下降”。
这里的客观原因是:学校是用达成毕业要求的量化结果(即学生本科学习期间获得的学分)来表示毕业、授位的标准。于是,原本有特定内涵的毕业要求被屏蔽了内涵的学分数所取代。不可否认,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的确很难用考核(尤其是考试)的方式来判定,因此不容易量化。于是我们习惯的一种解释是: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来在工作岗位或者更高层次的学习中会得到体现和发展的。
如果人才培养体系在能力培养方面没有缺失,学生也没有忽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即使没有量化的成绩来衡量),这样做其实也说得过去。
然而,现在的中国学生从小受到的就是考核驱动、成绩驱动、排名驱动的教育。于是,占量化成绩主部甚至全部的知识学习成果就理所当然地被学生关注,而很少被量化的能力培养成果就“理所当然”地被学生忽视。
如果学校、专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致使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能力培养部分出现了缺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般是不会有意见的(因为没有影响他们毕业、授位);而在毕业后则可能发现他们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应当在学校培育的能力,但这对他们而言为时已晚。
从专业认证的实践来看,专业认证注重能力培养的目标导向理念,有助于学校、专业发现并弥补人才培养体系中这样的缺失,推动学校、专业在所有教学环节都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证据。
4.注重培养学生的“软实力”
尽管教育教学改革在各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现实却是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动力不足。其主要原因不见得是教师不愿意改革,而是学校和专业说不清(或者说服不了广大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方面的改革。
专业认证的实践表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专业认证标准中有一些能力培养要求触及了过去培养力度很不够的“软实力”方面:
(1)培养每个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工程职业道德。
(2)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3)使每个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4)使每个学生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5)使每个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这里的难点是每个学生而不只是少数优秀学生的“软实力”达成。相信每所高校乃至每个专业点都能举出一些优秀学生的实例,来“证明”自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的,但要证明所有合格毕业生都得到了应有的能力培养并达成了预期效果就困难得多。因此,专业认证标准中这些对学生“软实力”的培养要求,将有效地推动专业点和全体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统一认识,并落实到教学环节中。
四、持续改进: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教授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而‘未来’是无法详细准确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
因此,只有不断反馈和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
效果,发现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并进行及时的修正,才是保持和提高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以往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所重视的是静态的、封闭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而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则是在推进动态的、开放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1.持续改进机制须有开放系统的特征
一个封闭的系统必然会能量耗尽。因此,所谓对某个体系的“自我完善”,心情可以理解,说法和做法都不科学。
人才培养的效果在未来。因此,谁在评价毕业生的实际表现方面更有发言权?显然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己,而不是学校。许多学校对获取校外反馈没有机制上的保证,通常是碰到机会了才进行,例如在校友返校或企业来校招聘时捎带着做一下。试想,来校被热情接待的客人能把所有不好听的话都说出来吗?另外,校友返校聚会的主题不可能是给学校挑毛病,愿意返校参加校友聚会的也一般不会是失败者,因而说学校好话的居多,说问题也会不疼不痒。
因此,学校要定期主动走出去,俯下身子倾听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真实意见和看法,回来后认真思考、换位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落实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对应环节中。
2.认证对持续改进机制的要求
尽管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第4项就是“持续改进”,但对持续改进机制的要求并不限于这一项:
(1)在第1项“学生”中,要求“通过记录进程式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
(2)在第2项“培养目标”中,要求“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当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3)在第4项“持续改进”中,要求“专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质量的评价。”“专业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专业应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4)在第6项“师资队伍”中,要求“教师必须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培养目标需要。”要建立完善的持续改进体系,需要通过校外反馈机制所支撑的校外循环对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改进,通过校内反馈机制和培养目标所支撑的校内循环对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专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所支撑的课内循环对教学环节进行持续改进。这里的校外、校内、课内三个循环,既有不同的改进重点,又有清晰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