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慕课教学工作纪实
慕课(MOOCs),是英文Mass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公共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自2011年始,慕课就以其大规模、免费、在线、开放、交互性等优势,风靡全球。通过慕课平台可以汇集全球的优质课程资源,从而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正如国务院参事汤敏先生所说,“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能学到任何知识,这就是慕课推行的理念。”最近两年的《中国在线教育新趋势调查报告》显示,慕课已经成为在线学习的最常见方式,它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青睐。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慕课的资源建设、平台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
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进一步促进我校师生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我校于2014-2015学年第1学期试点引进了《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等6门慕课,作为通识课供在校学生选修。根据试点教学工作方案,每门课程限选110人,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按照“70%在线考核成绩+30%线下考核成绩”的比例来认定成绩。统计结果显示,修读学生完成率过半,远远高于全球10%的自主学习完成率。学生也普遍表示比较喜欢慕课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希望学校能引进更多的优质课程。
在借鉴试点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学期我校又引进了15门慕课通识课。为进一步规范慕课教学管理,提高慕课教学质量,教务处出台了《南昌工程学院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并对辅导教师的任课资格、教学工作纪律、教学过程各环节做了严格规范,对修读学生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要求。为推进慕课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期伊始,教务处组织辅导老师开展了业务培训;同时,在选课学生中积极宣讲慕课的优势和学习方法,并就在线学习各环节的操作,对学生进行了技能培训。修读了《论语导读》的夏贤龙同学说:“通过培训,我知道了什么是慕课,知道如何利用慕课平台来学习,以后还可以在线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课程。”
慕课不同于以往的网络公开课程,它是专为网络学习者设计,更注重在线学习的有效性和自主性,其核心理念是“微课程、进阶式小测验、实时解答”。据了解,慕课平台上不仅配备了参考书、作业、试题等电子资料和名师讲座,还在技术上对在线视频设置了防拖拽、防窗口切换、闯关学习模式等功能。学生的听课、做作业、互动讨论、答疑、考试、获取学分都能得到有效管理,学习进度也一目了然。不仅如此,在线平台也为辅导老师提供了编辑教案、发布通知、组织讨论、辅导答疑的机会。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慕课使师生从满堂灌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利于他们组成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上通过探究式、研讨式、项目式学习,从而促进师生交流与学生合作学习。辅导老师李小红说:“慕课最重要的作用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学会知识管理与时间管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深受其益的英语专业学生吴思伟也表示,“在线学习挺好的,一二十分钟的微课程,让我的碎片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反复听,感觉这种学习方式比传统的课堂学习好多了。”
慕课最受诟病之处在于其知识碎片化、完成率较低。为有效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教务处在慕课教学运行管理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每门慕课配备一名相关专业学历背景的辅导教师,来组织课程教学过程的开展,以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二,每门慕课都有一定的课堂课时相配合,保证每1学分的在线课程至少安排两次线下见面课。三,为鼓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将慕课学习与选修课学分相挂钩。学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四,着重加强学习过程控制,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及时评价与反馈,包括在线讨论、测验考试、学习表现等多种方式,督促学生高质量完成课程学习。此举得到了辅导老师们的积极响应与大力配合,除了利用在线跟踪和线下见面课的辅导机会,他们还充分利用微信、QQ、电子邮箱等多种渠道,或提醒学生的学习进度,或组织学生发帖讨论,或尝试开展“翻转课堂”。正如辅导老师赵丽芬所说,“有了慕课,教学不再只是课堂上的事情,而是随时随地。学生和教师每次不经意的互动,都有可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慕课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教学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因此,教务处处长陆伟锋在慕课教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慕课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落实了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创设了沉浸式、社交化的学习环境。慕课教学环境下,教师虽然不再主导课堂,但可以充分利用线下辅导的机会指导学生讨论和互动。所以,各位老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要从传统教学的主导者转换成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引导者。
谈到我校慕课教学的未来,陆伟锋满怀憧憬地说:“慕课技术的独特优势,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能培养他们跨学科、多元化的知识能力。即然这样,我们就可以制定虚拟的人才培养计划,让学生通过选修慕课,来完成双学位或辅修专业的学习,这将可能是我校慕课发展的又一方向。”
据悉,我校将进一步加大慕课的建设与优质课程资源的引进力度,并鼓励优秀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